书香点缀流年
尚琪 2020-10-15
书像一首韵味深长的鼓曲,打开它,我能回味到千古的传承;书像一柄锋利的长矛,带上它,我能驰骋江湖、浪迹天涯;书像一幅绚烂的画卷,看着它,我能领略朝代更迭的繁华。在读书中,我成长着,脱去稚嫩的心境,走向成熟的社会。
小学读书来自于课外读物,那是我们自己兴趣的选择,中学读书来自于阅读要求,那是义务教育的选择,高中读书来自于闲暇消遣,那是忙中偷闲的乐趣,大学读书来自于心底的喜爱,那是属于我们的双向奔赴。大学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事情去实践,读书也是一种选择。
大学时期读书更多来源于学校图书馆。汉族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坐北朝南的,古语“即景乃冈,相其阴阳”,就是表达坐北朝南的意思。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与众不同,是坐东朝西的,正因如此造就了图书馆独特的浪漫景象。图书馆东侧,是有三个书库,分别为一楼的文学艺术图书借阅室,二楼的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三楼的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总计藏书160多万册。图书馆的西侧设有期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这是浪漫的开始,东方欲晓,大地朦胧,如同笼罩着一层薄纱,万籁俱寂,东方天际浮起一片鱼肚白, 天边的缤纷被一层灿烂的金黄所点缀,大地也渐渐地光亮了起来。书库沐浴在阳光下,使每一本书都能够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当炊烟四起,正是晚霞灿然的好时候,日落使西穹天弥散着无与伦比的奇妙色彩,周边的瑰丽云彩汇成意象丰盈的图画。这静谧的紫,温馨的橙,朦胧的黄以及热烈的红,转瞬变化迭出,仿佛心灵深处的梦幻波荡。
图书馆拥有独特的浪漫,而世界读书日也同样来自于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 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 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 这天正巧是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这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 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巧合之外,则是人们对书籍的热爱和对阅读重要性的深层认识。 主旋律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同时希望借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乐趣,增强对版权的保护意识,并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不可替代贡献的人表示敬意。
读书像品一杯好茶,浅浅淡淡,却留香于唇齿,氤氲于指尖。每一杯都是时间与知识的沉淀,每一杯都有其独特的风味。我本不是爱读书的人,可当我看到他们能够出口成章,说着绘声绘色的语句,用着我从未听过的历史典故,我明白,读书之后,这些向上的精神会升华人格,促进一个人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开始读书时,总是简单美好的童话故事,哪怕是现在,也觉得不仅有简单易懂的故事,还有美好的结局。后来接触长篇散文和小说,每一本好书都有令我们耳目一新的观点,帮助我们建立是非观。钱钟书的《围城》,看方鸿渐的学业、事业、人生、教育等各个层面,诚如那句“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可是每个人还是摆脱不了这种宿命,人生就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围城,只有不断地和自己和解,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才能将困苦的日子活出质感来。著名绘本作家几米的漫画也是我最喜爱的风格之一,他的《我不是完美小孩》、《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忽远忽近》、《但愿有一天你会懂》都是心灵治愈系作品。他的漫画描绘着大人孩子和都市人心底的寂寞和孤独,理解他们心底的纯真和怯懦,宽容他们的无力和无辜,治愈他们受过伤的心,又鼓励他们始终保持心中有爱和对真、善、美的感恩、信任和向往。始终觉得,好的艺术不该只是写实世界的黑白灰红绿蓝,而是让人看懂世界之后,仍然对人生保持感恩和热爱。
“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每一个年龄段总有不同的意义,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充盈起来,拒绝称为胸无点墨的人,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才能无悔。